如何正確鑒賞陶瓷藝術品
陶瓷器的底足造型有圈足、假圈足、玉璧底、臥足等,分為深足、淺足、高足、矮足等不同類型。底足的裝飾有施釉與不施釉兩種,足墻有厚有薄,這些都是進行鑒定陶瓷年代的重要依據。

高足:明成化 斗彩葡萄紋高足杯 三足:元 鈞窯三足爐
火石紅
火石紅是胎土中含有的鐵分子在燒制中因高溫而流動聚集,在冷卻的過程中又被二次氧化而形成的現象,呈色橘紅或橙黃、姜黃等,多分布于瓷器的胎釉結合處,有平行、寬窄、深淺、晶體密度上的差異?;鹗t也是鑒定陶瓷器時需要注意觀察和分辨的特征。

明成化 斗彩高士圖杯 故宮博物院藏
氣 泡
氣泡是由于陶瓷器在燒制時,窯內高溫使胎質和釉層中的結晶水或液態水變成氣體而形成的。氣泡的個體形態與釉的厚薄有關,當釉層較厚時容易形成釉下大大小小不同樣式的氣泡;當釉層較薄時容易在釉面形成坑凹點。
歷朝各窯口的配釉方式、燒制工藝不同,所以形成的釉下氣泡形態也不相同,因此氣泡也是陶瓷鑒定的基準之一。

明 龍泉窯青釉凸花纏枝蓮紋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工 藝
中國古代不同朝代、不同窯系、不同窯口的陶瓷器,在制坯、燒造等工藝上有所區別,工藝鑒定可以幫助鑒定者從陶瓷器制作技術的演變角度來辨別器物的真偽。
例如早期陶瓷器是手工拉坯制作成型,民國時期才出現石膏翻模、注漿等工藝。

手繪 清乾隆 粉彩花卉紋印盒(局部) 貼花紙工藝制品 現代

節選自《中國陶瓷鑒定基礎》第七章第四節